6月 18, 2017

比利與李安的戰事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 2016)

由小布希在2002年進軍阿富汗所啟動的反恐戰爭,跨越半個地球的遙遠戰場與超過十年的綿長戰事,到了歐巴馬八年任期結束,絞殺了賓拉登、瓦解了凱達,新竄起的神學士政權乃至於伊斯蘭國卻更加棘手,而當年允諾帶來的重建與民主,仍遙遙無期。十五年來的反恐戰爭,縱使前線將士未必深陷膠著,不見盡頭的程度卻有如二十一世紀的越戰。

李安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觸碰美國近年來反恐戰爭這條敏感神經,並且在2016年反恐戰已綿延近十五年之際,回到反恐戰爭之初,繃至極限的叫戰愛國激情與反戰論述交鋒的時刻。時間是2004年,剛在伊拉克前線立下戰功的比利.林恩與整班士兵回到美國本土接受表揚,「凱旋」之旅所至,免不了在大型公共場合露臉,接受歡呼、也激勵民心士氣。時值美式足球賽季,比利一行人被安排到某場比賽,在中場休息的表演節目中與碧昂絲所屬的真命天女(Destiny’s Child)共同登台。一行人自然興高采烈,不但即將親見年輕性感偶像,英雄事蹟在電視上大鳴大放,接下來更是名利雙收、大富大貴。

6月 14, 2017

《源泉》:Roark自白

有機會接觸到美籍俄裔作家Ayn Rand的《源泉》(The Fountainhead, 1943),是經由弟與弟妹的介紹,才知道有這麼一號奇人奇書,也才有緣得見近年來看到最精采豐富的戲劇作品(但我看戲的次數極少,取樣不足,大概這評價也沒什麼參考價值吧?)。日前才來到台灣國際藝術節公演的同名劇碼《源泉》,是荷蘭阿姆斯特丹劇團的作品,全劇長達三個半小時,若加上中場休息則有四小時的長度,但鋪陳有序,漸進推展的故事到了後半段當真令人目不轉睛。《源泉》的故事以Howard Roark為核心,透過二十世紀初建築師的創作理念遭逢市場利益運作下社會現實與人性懦弱的誘惑、摧折、收編、擺佈,來審視資本機制與個人主義的拉扯。

到了劇末,Roark因為一樁宛如恐怖行動般的罪行而受審判。站上被告席的他娓娓道出的一段長達五分鐘的自白,我認為是全劇的高潮。即使是長達三個半小時的劇目,五分鐘自白或許也稍嫌說教了些;但顯然Ayn Rand將她整部《源泉》欲傳達的理念濃縮在這段自白中,淋漓盡致地展現她對個人主義毫無保留的推崇,幾乎可單獨作為個人主義宣言。固然這段自白有些部分遊走在個人主義與法西斯的邊緣,不過Ayn Rand頗有自覺地踩在那道敏感的分際線上不致竟爾逾越,同時煽動力之所至,說振奮激昂也不為過。我找來中文版小說,還原這段相當長篇的自白,擷取其中的八成,與同好分享:

6月 07, 2017

女神入凡塵的現代希臘神話

神力女超人 (Wonder Woman, 2017)

或許是去年夏天出清不少,今年好萊塢暑假檔的超級英雄電影頗安靜,漫威的X戰警、復仇者聯盟兩大系列都還未見新作。六月第一週的檔期,終於有超級英雄電影(且應是六月僅有的超級英雄片),為今年超級英雄大戲揭開序幕。強勢登場的DC正義聯盟宇宙系列作的《神力女超人》,主人翁卻不是典型的「超級英雄」。

這位擁有神力又美麗動人的超級英雌,不但是DC名號最響亮的女性人物,即使在漫威也沒有地位與重要性足以與之抗衡的女性。若從1978年的《超人》(Superman)算起,到1989年的《蝙蝠俠》(Batman)四部曲、乃至2005年Christopher Nolan再啟的《蝙蝠俠:開戰時刻》(Batman Begins),DC將旗下最受歡迎的超人與蝙蝠俠先後搬上銀幕已多達十來回,2011年也推出票房與評價雙敗的《綠光戰警》(Green Lantern),卻一直到去年的《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Batman v Superman: Dawn of Justice, 2016)才讓神力女超人正式登場。在那不到半小時的片尾大亂鬥的高潮戲中,神力女超人強勢出場所捲起的魅力,完全搶走超人與蝙蝠俠的光芒。說這是遲來的正義或許不算過份,電影的電腦特效時代至今二十載,神力女超人終於有了她自己的專屬電影。